央广网杭州10月22日消息(记者 俞安懿)在建党100周年、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关键历史节点,浙江省委着眼筑牢“红色根脉”稳固根基,专门印发《意见》,并高规格召开全省基层党建工作会议,对“红色根脉强基工程”进行全面部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10月22日杭州专业抓龙筋,浙江全面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会上发布浙江全面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有关情况。
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两新工委马小秋首先在会上介绍谋划推进“红色根脉强基工程”的六方面考虑。
二是当前“两个大局”交织激荡,面对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杭州抓龙筋理疗、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目标定位,浙江必须厚植党的执政根基,书写“中国之治”浙江篇章,更好以浙江党建之窗展示百年大党的风华正茂。
三是浙江省正在大力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各项决策部署都要落到基层,浙江必须不断畅通贯彻执行“最后一公里”,更好护航中心大局。
四是守民心护民心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持续建强基层堡垒,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凝聚人民群众,不断筑牢民心长城。
五是新发展阶段对打造变革型组织提出了新要求,必须不断创新完善基层党建理念、机制、方法、手段,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塑造变革能力。
六是这些年来浙江持续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整乡推进、整县提升”、“浙江村社换届20条”、导师帮带制等许多具有影响力、辨识度的经验做法,但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必须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基层党建迭代升级,奋力打造更建金名片。
据了解,“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总的按照“一规划、一指数杭州抓龙筋工作室、一系统”的总体架构来实施。“一规划”就是制定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规划;“一指数”就是建立“红色根脉强基指数”;“一系统”就是打造“浙里红色根脉强基系统”。
马小秋副部长表示,第一方面是浙江将全面实施“百千万”工程引领共富。今年浙江已在全面部署开展“百县争创、千乡晋位、万村过硬”工程,通过每年打造10个左右“双整”示范县、100个左右示范镇街、1000个左右示范村社,鲜明树立争先导向,推动各级党组织在共同富裕实践中担当作为。
第二方面是大力推进全域党建联盟建设带动共富。推进全域党建联盟建设,目的是通过以党组织共建为纽带,在乡村振兴联合体、产业发展相近村、重点项目所在村、毗邻区域等建立党建联盟,或采取以强带弱、以大带小等模式建立党建联盟,以组织形态创新促进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发展。目前,这项工作已全面推开,将在总结探索实践经验基础上,到今年底党建联盟在乡村基本实现全覆盖。
第三方面是持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赋能共富。共同富裕落到农村,集中地体现就是强村富民,村级集体经济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到2019年底杭州抓龙筋会馆,全省“消薄”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集体经济年收入低于10万元的薄弱村全面消除,目前村均集体经济达到263万元。适应共同富裕新形势,省里部署开展新一轮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行动,提出到2025年,实现年收入2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全覆盖,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达到50%以上。
第四方面是建强基层“领雁”队伍助推共富。基层党员干部,尤其是村干部队伍是共同富裕的重要骨干力量。今年,浙江高质量完成村社换届,班子结构功能明显优化,乡村回引人才2。06万名,占比从9。7%提高到16。1%;致富带头人进村班子9。85万名,占比达77%,提高14。5个百分点;全日制大学生进村班子2。1万名,70。6%的村都有全日制大学生。下一步,浙江将持续优化基层党员干部整体素质,全面实施“领雁计划”,深化推行“导师帮带制”,组织实施党员带头致富、带领创富、带动共富“三带行动”,扎实开展新时代基层干部推动共同富裕主题培训,凝聚起基层党员群众携手奔向共同富裕强大力量。
此外,浙江省纪委、秘书长叶怀贯在会上介绍,建设清廉单元是全面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的基础和保障。浙江省委办公厅副主任金晓明表示,浙江在数字化改革推进过程中,将“七张问题清单”作为党建统领整体“智”治的突破性抓手。浙江省教育厅党委干武东表示,在高校全面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让红色基因在一代代青少年中永续传承,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浙江省国资委党委、副主任吕志良良指出,这次全省基层党建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全企一体、双融共促”工程要求杭州小胡抓龙筋,针对性指导性很强,全省国资国企将坚决贯彻省委要求,切实承担好责任杭州抓龙筋工作室、发挥好功能、发展好企业。杭州小胡抓龙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