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日语导游利欲熏心,甘当“皮条客”,势必遭到的谴责。日本人到中国嫖娼“买春”,也会撩拨起中国舆情的敏感神经。关键是,这类事情并不是第一次发生。早在2004年,一个日本旅游团来华寻欢,数百日本人在珠海国际会议中心大酒店集体召妓,被媒体曝光后,就曾在中国民众中引起轩然大波。
问题在于,类似的恶劣行为并未绝迹,日本人到中国嫖娼“买春”成为了某些人的摇钱树。分析起来,导致此类违法现象的原因应有两种:一是日本人的确有喜欢跨国嫖娼“买春”的癖好;二是为了赚钱,一些中国人无视道德的底线,借此捞取经济利益。
消费者买假手机使用1月欠费40余万元。2010年10月,黄先生在正规手机店买了一款手机。几天后,黄先生因故障换了同款手机。此后手机多次出现无线状态不能通话,经查询,手机被设扣费软件,在开机的状态下就会自动上网订制多种SP服务内容,由此产生多项订务费用。查询单显示,该手机使用一个多月即已欠费40多万元。根据该手机生产商的回函,涉案手机属于假冒产品。法院审理后判决商家支付手机赔偿款490元及奖励费10000元。(3月30日《广州日报》)?
这年头,普通老百姓这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战战兢兢啊,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坑得“倾家荡产”。且不说进医院治病“因病返贫”之类的“传统挨宰项目”,也不必说开车轻微剐蹭劳斯莱斯等豪车的“危险之旅”,仅仅只是买个手机,一个多月就能被“吸”走好几十万!
黄先生通过法律手段为自己讨回了公道,既获得了手机赔偿款,也拿到了商家因承诺“如发现水货假货当场奖励10000元”而支付的10000元奖励费。但此事却仍然有一些疑问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其一,那40多万元被吸走的“欠费”最后由谁支付?抑或是不了了之?其二,黄先生购买手机的地点是一家正牌手机店。正牌手机店怎么有假手机?
朋友用手机刷看新闻,忽然大叫一声:“大件事了。”原来廉政公署拘捕了两名上市公司主席,以 及一名前,调查的方向,是有没有涉及。
之所以“大件事”,这是因为,廉署很少这样高调,媒体下午在廉署门口拍到了其中一名当事人,显然廉署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资料,正如廉署之后表示,案件已经调查了很长一段时间,前许仕仁,曾经担任过政务司司长,排在特首的后面,而涉及的上市公司新鸿基地产,属于香港的蓝筹股,早上相关的三家公司突然宣布停牌,让市场吃惊不小,虽然之前廉署已经拘留了这家公司的执行董事,但这次,被拘捕的是郭家三兄弟中的老二和老三,郭炳江和郭炳联。
看报道,拘捕行动很像廉政公署当年的一个广告:一个正在豪宅中,和家人看报纸吃早饭的成功人士,突然听到门铃响,一脸惶恐,然后,廉政公署的工作人员出现在家门口。而这次拘捕行动,同样是在早上,当事人的居所,和广告中很像。
虽然廉政公署没有透露具体涉及的内容,但是媒体开始猜测,这是否和许仕仁在2005年担任政务司司长期间,租住新鸿基名下的物业有关。虽然许仕仁当时表示,自。
继3月26日报道称“只有极少数国家完全免费医疗”后,3月27日《人民日报》再发报道,认为“探讨医疗模式的核心不在于是否免费,而是如何兼顾公平和效率”。报道认为,全民免费医疗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看病用药必然产生费用,这笔费用不是个人承担,就是财政埋单。即使是财政埋单的“免费医疗”,财政的钱也是来自针对国民的税收。这个报道很快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应该说,报道说的是一个常识。但这样的常识似乎远离我们已经太久太久了。在很长时间的语境里,在某种“主义”的旗号下,很多人似乎形成了这样的一种集体无意识,认为国家提供免费医疗、免费住房、免费教育都是理所当然的。杭州哪有抓龙筋但很多人似乎不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国家及其代理人——政府本身并不创造财富,国家提供给公民的一切免费用品,其实代价和费用都极其高昂——所有的费用来自税收,税收需要巨额成本,税收过程中也会产生寻租和;“免费分配”时也需要巨额行政成本,分配过程中也会产生寻租和。“免费”的东西越多,杭州哪有抓龙筋政府及其公务员的权力越大,寻租和的空间也越大,反的成本也越高。最后结果可能是:免费提供民众一元钱的福利,可能耗去社会10元?
山东枣庄地区先是爆出“野狼咬人”新闻,继而一头野狼在百余围捕下毙命,而当地哄传野狼不止一只,接下去的事态发展就更具戏剧性了:一头“疑似野狼”被捕并被送入动物园,但不久便有人出来认领,称这头“活狼”其实是他本人饲养的宠物狗“哈士奇”,如今已有专家初步鉴定,认为这的确是一只狗,而DNA鉴定也呼之欲出。
在许多关注者看来,当地警方等“抓狼方”误狼为狗,兴师动众,显得颇为好笑;既然有人认领却迟迟不肯“放狗”,硬是要等DNA鉴定“验明正身”,似乎既迂腐、死板,又有些不近人情,甚至有人指责有关方面“对动物缺乏爱心”、“或许会掩盖死要面子”,处置方法“不符合国际惯例”。而支持警方“一慢二看”者则认为,当地已发生过“野狼咬人”的事故,且“野狼出没”的传闻已在当地社会引发恐慌,在“狼狗莫辨”之际慎重行事并无不当,倘果真是狗,充其量不过在动物园多呆几天罢了。
这个节目的作者不是焦点访谈节目组的人。他上来第一段就说,我们驱车多长时间来到这儿,现在是凌晨3点钟,我们看到的是身后的帐篷,里面露出灯光,还有哭声,让我们进去看看。镜头跟着进屋,这个家里姐姐死了,还有两个孩子。一个床,床上蒙着塑料布,一个孩子从被窝里探出头。记者问:你冷吗?
2002年陈虻给广东电视台讲课的时候说:过了一年,这样的细节我还可以复述出来,它很鲜活的打动了我。
但我签字通过时心里哆哆嗦嗦,因为这个记者所呈现出来的不是一个论证性的表述,而是展示性的表述。但《焦点访谈》在灾情报道的千锤百炼中形成的一个约定,或者说一?
3月27日,央视《新闻1+1》栏目探讨了上周五发生在哈尔滨的一起导致1死3伤的伤害医护人员事件。新闻传出后,当晚的网络民调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6161位网友中,选择对此事感到高兴的竟达4018人。央视将此调查称为“对医生的第二次伤害”,由是,也有了央视这起节目的标题——《杀医生:我们可能也是“凶手”!》主持人白岩松甚至在节目中说:发生这样的悲剧,“我们传媒人恐怕也有责任,在过去很多的事件当中,我们应该就事论事,哪儿有问题就批评什么,而不是……鼓励一种仇恨。”。
我很不赞同央视的逻辑,更不认同白岩松的矫情之言。我们必须看到,民调的结果,是的事后情绪反映,它根本就不是所谓的“凶手”,如果承认央视的前述逻辑,结果恐怕就是禁止人们自由表达对一起事件的真实看法。杭州哪有抓龙筋而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到底是谁制造了对医者的仇恨?
毫无疑问,伤害无辜医生的行为值得严厉谴责并应受到法律惩罚。单就哈尔滨这起事件而言,行凶者可能和过去的医患紧张关系没有直接联系,而完全可能是他作为一个罹患多种重症的未成年人,因为绝望、无知、偏执、无良或者别的心理原因作出的错误行动。但网上高达65%的人对伤害无辜医生的行为表示“高兴”!
公元前581年仲夏,晋国有几处地方的小麦已经早熟了。预言家桑田巫早就说过:等不到吃上这年的新麦,国君晋景公就会死。景公决心让桑田巫吃瘪。他急令农夫献上新麦,同时杀了桑田巫———你先死,寡人吃给你看!
还没来得及吃,景公骤然腹胀,急忙如厕,“陷而卒”。自有文字记载以来,这似乎是第一个死在厕所里的君主。
《左传》只用了“陷而卒”三个字来形容景公的死亡状况,后世的考据家因此有了发挥空间。有人根据此前名医对景公的诊断结果———“病入膏肓”(这也是该成语的出处,膏肓似即“心前区”),推断说他可能本来就有便秘,加上排便太使劲,杭州抓龙筋会馆故而猝发心绞痛、脑卒中而死;也有人说,先秦时期的厕所真是太简陋了,连国君的都不咋地,能一跌进粪坑里淹死。
不知道是何种原因,清宫戏在中国特别的有人气,也没有专家来指出其中的奥妙。而在清宫戏中,雍正四爷更是受到了空前的待遇,到处客串多情种子,弄得他到像是原版的贾宝玉似的。其实,根据鄙人的多年前对《红楼梦》的分本分析,贾宝玉的原型人物应该是雍正帝的二哥才是。所以小说中的贾宝玉人称“二爷”,实在是因为康熙朝的太子胤礽排行第二,这且不说他了。
最近上演的清宫戏大都和雍正有关,以至于有人表示了不满,清朝难道只有雍正一个是皇帝吗?据说按清一朝,好皇帝多了去,怎么现在的宣传工具只围绕着雍正一个人团团转呢?他又不是现役的皇帝,你不歌颂他的话是要杀头的。有不明的群众,白天看中央电视台做党的喉舌,晚上看中央电视台做清宫的喉舌,还以为党统治着中国的白天,雍正统治了中国的黑夜。这当然是太不理解中国的现状了。
3月20日的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版,刊出了一篇《谈北大精神,不要张口就是蔡元培》。文章提出,北大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北大已经不是过去的北大了”这句话就被广泛转载,并伴以对蔡元培、胡适时代的。今年初北大拆除25楼与26楼并无不妥,不该捧着过去的历史和不知何谓的精神,来限制今天北大师生的生活和发展。为让表达更强烈,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次说北大人或北大“忍够了”。
这篇文章中的不少观点,毫无疑问是正确的,比如大楼与大师并不矛盾,北大要满足师生的生活和发展,以及北大从建国后,就已然搬离了蔡元培、胡适工作过的沙滩红楼,等等。杭州哪有抓龙筋事实上,北大也并非所有的楼都不能拆,这些年,校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建筑改造,公众也确实不该简单地反对北大拆旧楼。
杭州小胡抓龙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