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的安生财怎么也没想到,到了这个岁数,竟然在自己家门口找到了一份工作。说是工作,其实就是每天在山上走走,看护好山上的一草一木,这样他每天能拿到70元的工资。提起这事,安大爷笑得合不拢嘴。
“干了一辈子农活,老了干不动了,只能在家闲着,谁能想到党竟然把好政策送到咱家门口了。以前总在电视上看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总算明白了,绿水青山让我一把年纪了还能在家门口找份轻松挣钱的活。”安大爷指着山顶上的一“党员先锋林”讲述着自己每天的工作。
和安大爷一样,62岁的何发财和石成海都是马坊村的留守老人,种树、巡山、杭州泰式抓龙筋管护是他们每天的工作内容。
马坊村通过盘活山林、土地等资源,把生态资源、治污拆违和环境整治等成果转化为发展优势,做优做精房车营地、乡村采摘等新产业,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注入源头活水,传统乡村焕发勃勃生机。
每天早上,马坊村红星集市一开市,村民们便把自家种植的新鲜蔬果带来集市进行售卖,不少城里的居民则“闻风而动”,纷纷进村“买新鲜”。“在家门口就能吃到刚刚采摘的新鲜蔬菜,而且还比超市的便宜,必须要多买点。”家住柴达木路恒大名都小区的秦女士,提着刚刚采购的蔬菜瓜果走出马坊村红星集市。
“红星集市”是马坊村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第一个落地项目。该项目分两期建设,先后修建仿古民俗房26间、集市摊位60个、临时停车位32个,年收入达到60余万元。有效解决了马坊村部分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改善了村内低收入家庭和失地农民家庭生活条件,有力推动了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带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
“婚宴小镇”是马坊村的第二个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项目。项目于2022年3月正式开工,“婚宴小镇”凭借马坊村区位优势,结合“大美青海”文旅金名片,以婚旅产业为核心,打造一站式婚旅目的地,通过共享、驱动等功能,帮助婚庆企业将公司做轻、市场做大,并依循产业链规则,着力打破壁垒,激发产业聚集效应,打造青海婚旅产业集群,预计建成后每年能为马坊村集体经济带来500万元以上增收,从根本上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举措。
“活了大半辈子,住的一直都是土房子,能搬进楼房里,我的心里很敞亮。”说起搬进新房后的感受,马坊村的村民们洋溢起幸福的笑容。“以前村里的道路坑坑洼洼,泥泞不堪,出行都是问题。现在好了,明亮的路灯、平整的马路,让我们出行非常方便。”对于现在的生活,马坊村村民李悦表示满意。
目前,马坊村建成多层安置住宅楼5栋180套,安置村民85户,总建筑面积15660平方米,持续改善和提升人居环境,努力打造村庄出彩、沿线美丽的良好环境,让群众享有高品质生活。未来五年,马坊村村“两委”将借鉴袁家村这一案例,凭借“三眼泉水”“古遗址烽火台”等资源优势,规划建设占地120亩的新村安置小区,持续改善村民住房条件,让美丽乡村成为马坊村的另一块新招牌。
村民生活富裕了,生活条件好了,杭州泰式抓龙筋车几乎成了家家户户标配。与此同时,村内主干道车辆乱停乱放地影响了消防安全的问题随之而来。这件事马坊村党支部张宏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去年村党支部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在村内修建停车场2处,约500个停车位,并在村内三个主要路口安装智能车辆识别系统,整齐划一的停车位,统一规划的人行道、行车道,使马坊村的景象焕然一新,令人眼前一亮。
“马坊是个好地方,三路一河立两旁,道路畅通宽又广;马坊是个好地方,红花绿树绕村庄,村道户户路灯亮;马坊是个好地方,乡村振兴政策好,幸福全靠党,马坊明天更辉煌!”在马坊村文化大院内,杭州泰式古法抓龙筋乡贤一品堂内老人们哼着曲,拉着二胡,悠闲自在。
马坊村文化大院不仅成为村民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也成为传承文脉·记忆的“乡愁基地”和凝心聚力的“红色殿堂”。据悉,自去年底建成开放以来,马坊村文化大院已成了全村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前来访问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全村正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把村文化大院打造成全村“党员大课堂、法律大讲堂、文化大礼堂”,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也换来村民心里“亮堂堂”。
要说马坊村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其实,真正变化最大的是老百姓的精气神。是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有了“诗和远方”的追求,是悠然自得的幸福生活,是发自内心的感恩奋进。
“要让老百姓的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往往靠的不只是嘴,要有一颗浸透使命的初心。我坚信多流汗,汗里藏金;多吃苦,苦中有甜。”年轻党员吕发明在学习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宣讲会现场说道。
农民致富快,全靠“头雁”带。马坊村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党组织的引领。杭州抓龙筋调理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马坊村班子在带,队伍在管,党员在教育,群众在感染。现在,马坊村的村民对于只有建立起一个好的党支部,才可以带动大家一起致富有了深刻感受。
走进马坊村综合服务中心,一张张村庄规划图、项目效果图、创建进度图让人目不暇接。“挂图作战”是马坊村党支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马坊村党支部把“乡村振兴”规划转化为具象化的“施工图纸”,逐一制定项目清单,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补齐基层组织建设短板,着力解决群众关切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019年以来,我们为了检验成效,将各项工作的软指标都转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杠杠。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上来了,创富图强的‘自信心’提振了。”马坊村党支部、村委会主任张宏林说。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马坊村,是西宁市城北区做好农村基层党建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西宁市城北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以“效率、覆盖、带动、服务”八个字为导向,机关党建注重提高效率、非公党建狠抓全面覆盖、农村党建强调引领带动、社区党建以提供优质服务为抓手,全区基层党建工作“拼搏赶超”的新常态正在形成。同时,注重在“微”字上下功夫,通过微承诺、微党建,以“微风细雨润无声”的做法,实现“为人民群众服务大路径”的目的。
站在新的起点,城北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紧紧围绕“六个现代化新青海”的总目标,砥砺前行、接续奋斗,将在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和“生态宜居品质城北”的伟大实践中展现新风采、建立新业绩。(来源:西宁市城北区委宣传部)?
一碗拉面中的线点,青海省大通县青山乡政府门口的免费拉面摊前排起了长队,一群拉面师傅里里外外忙碌着,马伊佳熟练地捞着面,嘱咐大家吃完再来拿一碗,“搜救、清淤都是体力活儿,忙活一下午了吃一碗哪能够。” 马伊佳和同伴们的免费拉面摊。?
人民网西宁8月22日电 (杨泽秋)据气象部门预计:未来五天,青海省仍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天气过程,其中21-22日全省大部多强对流天气,北部地区有中到大雨;23-24日中东部地区有一次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天气过程。本轮降水与前2次强降雨过程时间间隔较近,且降雨落区存在重叠,致灾风险较大,需加强防范强降水诱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滑坡、泥石流和城乡积涝等次生灾害。!
人民网西宁8月21日电 据青海省大通县“8·18”山洪灾害抢险救援处置工作应急指挥部最新消息,搜寻发现并确认1名失联者遇难。截至21日16时,山洪灾害已造成26人遇难,5人失联,23名失联者获救。。杭州小胡抓龙筋杭州抓龙筋工作室